我提车那天销售喊我拍张照片发朋友圈,半开玩笑说"恭喜入手车圈顶流"。确实,SU7现在真成了路上的稀缩,开出去回头率超高。四个多月下来赢盈配资,我已经跑了18000多公里,但智驾里程才1081公里,这数字差很多吧?作为天天开的车主,给你们扒一扒这背后的实际情况。
智驾背后的硬件差距
很多人买SU7冲的就是那套智驾系统,但门道可多了。我选的MAX版双Orin X芯片,算力508TOPS,比低配版的84TOPS高得多。这差距不是数字游戏,是实打实的体验天差地别。
低配车主群里经常有人抱怨:"高速跟车几分钟就掉线"、"转弯识别不稳定",这些我基本没遇到。 大算力就像大排量发动机,平时用不到,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。我有次走高速突遇前车急刹,系统反应比我还快,这一下就把1000多公里智驾学费赚回来了。
激光雷达这东西也是,低配没有,中高配才标配禾赛的128线激光雷达。有次夜间大雾,摄像头基本看不清,全靠这玩意儿撑着。我那哥们买的低配,那天直接弃用智驾手动开了。
展开剩余69%为啥我智驾里程这么少?
18000公里才用了1081公里智驾,主要三个原因:
一是系统限制,需要车主账号跑满1000公里"安全智驾里程"才能解锁城市NOA。我差不多跑了3000多公里才把这功能激活,前期不敢放手给系统,就属于"看着它开"状态,手一直不离方向盘。
二是使用场景有限,城市拥堵路段我不敢用,因为大部分车主反馈" 小路通行 "还不够灵活。大多数智驾里程是在高速和快速路上积累的。
三是 老司机固有习惯难改 。手不控方向盘那种飘的感觉赢盈配资,刚开始真不习惯。说实话,我更喜欢系统辅助我开,而不是完全接管。
1.3.0升级后的变化
上周系统升级到1.3.0后,智驾确实有不少进步。最明显的是路口选道逻辑优化了,以前转弯时方向盘会有多余摆动,现在轨迹平顺多了。
" 机械库位泊车 "这功能刚更新就试了,真有点东西。我小区机械车位只有2.05米宽,单边调整空间仅有5厘米,这功能一开,车能精准对正立柱自动泊入,比我手动停还稳。
不过真正让我心动的是" 能量回收增强 ",在大师模式下手动开启后,即使在紧急制动ABS触发时,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仍可继续工作,提供0.2g减速度。跑山路时能感觉到制动更线性,能量回收也更高效。
智驾用"1000公里门槛"是对的
聊到这里,我得说小米设置1000公里智驾里程门槛是明智的。这个过程就像驾校练车,让你了解系统在各种场景下的反应和极限。我见过太多新手买车第一天就开启全部智能功能,然后抱怨"系统不行"。
智驾不是买来就能无脑用的,而是车主和车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的过程 。这1081公里里面,有我从质疑到理解,再到适度依赖的全过程。
那么问题来了,我用了四个月才积累了一千多公里智驾里程,是不是智驾不好用?恰恰相反,是因为我在不断试探它的边界。现在我基本掌握了它在什么场景能用、什么场景不能用,是辅助工具而非完全替代。
对于即将入手SU7的朋友,我的建议是选择中高配,不然低配版那个智驾体验可能会让你失望。另外,做好慢慢学习的心理准备,别指望买来就能躺平让车自己开。智驾是辅助,不是自动驾驶,这条底线必须记住。
各位车友们赢盈配资,你们平时用智驾的比例高吗?有没有遇到过让你瞠目结舌或者心惊肉跳的场景?
发布于:河南省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